各位刚接触粒度检测的新手们,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:明明是同批次的样品,测出来的数据却像坐过山车?哎,这事儿我可见多了!上周就有个小伙子拿着被污染的样品跑来问,结果发现是操作时漏了个关键步骤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激光粒度仪防污染的门道,保管让你少走三年弯路!
污染都是从哪溜进来的?
先别急着怪仪器,八成问题出在操作环节!常见的污染路径有三大帮凶:
举个血泪教训——有次见人用自来水冲洗测量池,结果水垢直接让0.5μm的通道全堵了,数据偏差大到怀疑人生!
干法VS湿法,哪个更安全?
新手最容易在这栽跟头!咱们摆个对比表就明白:
项目 | 干法测量 | 湿法测量 |
---|---|---|
污染风险 | 粉尘飞扬易残留 | 液体残留难清除 |
适用样品 | 100μm以上 | 0.1-1000μm |
清洁难度 | 需要气枪吹扫 | 必须化学清洗 |
重点来了:测量5μm以下的纳米材料必须用湿法!但切记要选对分散剂,上次有人误用含表面活性剂的介质,结果样品团聚得更严重了...
三步清洗法保平安
这可是行业老师傅的绝活!照着做准没错:
① 先用分析纯乙醇冲洗管路(别省这个钱!)
② 超声波浴槽里泡15分钟(水温别超40℃)
③ 最后用超纯水冲三遍(导电率<1μS/cm)
特别注意:每周必须拆洗一次样品窗!有实验室偷懒两个月没拆,结果在窗框缝隙里发现前年的样品粉末,你说吓人不?
新手必问Q&A
Q:为啥每次测空白都有信号?
A:九成是光路系统脏了!赶紧检查透镜组,棉签蘸异丙醇轻轻转着擦。记住要像给手机贴膜那样温柔!
Q:分散气压怎么调才不污染?
A:这个得看样品密度。教你们个口诀:轻粉低压慢吹,重料高压快过。上次有人把碳酸钙当面粉吹,结果喷得整个传感器都是...
Q:测量时出现异常峰值咋办?
A:先别慌!八成是环境中飘进了杂质。立即停机做这三件事:
日常维护冷知识
九成用户都不知道这些细节: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——实验室养的花粉随风飘进仪器,导致所有样品都多出个3μm的峰,愣是让大伙研究了半个月"新物质"!
说句掏心窝的话,防污染这事就像戴口罩,不能等病了才想起。我经手过的故障仪里,十台有八台都是日常维护不当造的孽!记住啊,每次测量后多花5分钟彻底清洁,比买顶级仪器都管用。下次开机前,先摸摸操作台有没有静电,再看看手套有没有破洞,这些小动作才是保住数据靠谱的关键!